立项申请书代写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代写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代写
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代写
科技查新合同报告代写
软课题研究报告代写
医学专题报告代写
课题项目验收书代写
课题论证代写
课题项目开题报告代写
科研课题申请书(合同书)代写
调研课题代写
项目结项报告书代写
国家基金标书写作攻略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手册
代写教改课题结题报告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论文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申报
科研课题基金申请书
课题开题报告撰写方法
·医学论文 ·哲学政法
·护理保健 ·内科临床
·外科骨科 ·儿科妇科
·心血管病 ·案例范本
·艺术体育 ·建筑工程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理工科学 ·经济管理
·基础医学 ·其它方向

机构:猎文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传真:0760-86388520
邮箱:741287446@qq.com
地址: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网址: www.lw777.com
QQ:741287446
微信二维码

业务联系
案例范本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院校生物学师范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添加时间: 2022/10/5 13:39:57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049

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一、简 

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院校生物学师范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类别

□综合性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课程与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  □师资队伍建设  □其他           

研究经费

           万元 

研究周期

       月至        

    

性   

民   族

   

专业技术职务

最终学位及授予国家

所在学校

 

所在院系

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单 位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高级职称人数

中级职称人数

初级职称人数

主要成员

不含主持人︶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作年 

项目中的分工

二、立项依据

项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了卓越教师培养实践的理论研究,通过发展和完善卓越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德才兼备为培养目标、基于民族院校生物学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培养过程、“学”、“师”并重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双导师制”为支撑的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创新设计,这对于丰富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具有丰富之功用。在此,通过构建贯穿本硕阶段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为我国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培养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二)实践意义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改革以往教师教育的培养实践,建构基于民族院校生物学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通过本硕阶段的有机衔接,提升教师培养在学制上的优势,并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过程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和保障体系等方面来改革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师培养方案。同时还借鉴USG培养模式,通过大学、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校共同参与卓越教师的培养实践,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综合改革,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今后的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有着明显的实践意义。

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综述

2012高师院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陆续幵始试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内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始于2012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很多著作方面也有一些成果而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论文研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并经过认真阅读仔细梳理分析总结后发现目前国内学者有关卓越教师培养的研究内容比较零散主要涉及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内涵、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路径以及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索等方面。但是纵观各类相关研究发现其中缺乏对于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设计的专门论述己有研究多关注卓越教师培养路径的探索其中包括从背景解析、国外实践经验借鉴、国内高校的实践案例分析等某一方面展幵的论述缺少对于卓越教师培养实践的宏观设计。

纵观卓越教师的研究文献多数聚焦于如何培养卓越教师专门探宄和论述有关卓越教师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毕景刚、韩颖在《“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内涵及实施策略》一文中依据参与主体的不同把当前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归结为两类:一类是CS(College and School)模式即大学与中小学校共同培养教师人才的模式另一种是UGS(University Government and School)模式即由大学、地方政府以及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李玉光在《试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三种模式》一文中以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基础把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模式划分为三种并分别论述了每种模式的内容和特点。刘如月在《卓越教师全程化实践培养模式研究》一文中首先阐述了全程化实践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国外的培养实践的经验和启示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三个方面论述了全程化培养模式的构建。陈群、戴立益在《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一文中从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的成长规律为着眼点从培养卓越教师的顶层设计入手构建了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养成教育体系。刘湘溶在其论文中从剖析卓越教师的内涵展开论述结合省属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的实施等方面对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并从师范院校主体地位的确立、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的落实、以及“国培计划”与顶岗实习的衔接机制的完善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卓越教师培养的建议。

此外还有李丛林的《构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探索》、黄罗家的《高校培养卓越教师之路初探》、郑柳萍的《基于双导师制的卓越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等等这些文献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卓越教师实践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对于本研究关于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给予了宏观上的指导和启示。

在现有的文献中还有部分研究涉及卓越教师培养评价的研究王志广的《谈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教学、科研及人格三个方面剖析了卓越教师的专业素养继而从教学、科研、为人三方面构建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为卓越教师培养实践提供了质量保障。"赵传江在《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评价的指标顾明远.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体系研究》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构建教育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遵循的几项原则,随后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质量。》于海英等在《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监控问题研究》一文中从目标监控、过程监控和结果监控三方面阐述了质量监控的对象同时提出参与主体多元化并提出质量监控的几项原则从构建监控体系、选择监控主体、构想监控原则三个方面对监控体系进行了整体构建对于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些启示。

()国外研究概述

借鉴关于国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实践经验借鉴的研究主要有:逯长春在《德国教师教育政策新动向一“卓越教师教育计划”:推行与展望》一文中介绍了德国推行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培养目标、遇到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展望等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对德国的卓越教师培养实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为我国的教师培养实践提供了借鉴。王较过等在《英国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习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英国当前卓越教师的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英国“伙伴关系”教育实践模式的具体细节最后提出了改革我国卓越教师实践培养模式的几点对策和建议。徐敏等在《外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分析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国的教育实习模式总结出了这六国在卓越教师实践培养方面的共性和特点以全程教育实习模式为蓝本为我国卓越教师培养实践模式的改革和优化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革对策。王谈等在《国内外师范高校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一文中从培养目标、实习期和从业资格三个方面对国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我国教师培养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刘晓红等在《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从教育实习的目的、教育实习的形式、教育实习的方式、教育实习的时间四个方面比较了美国、英国、德国、中国的教育实习模式对我国卓越教师的培养实践提供了一些启示。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本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界对卓越教师实践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学者们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方向多聚焦在背景、实践探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相关实践探索经验的介绍等研究层面。纵观所有研究,现有的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往往是对于相对孤立的单个问题进行研究,大都是针对卓越教师培养实践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对于卓越教师培养实践的深入研究,同时对于以后的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刘湘溶.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堪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8-9.

2. 王志广.谈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2):28-31.

3. 王福强.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51-153.

4. 石中英.准备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J].中国教师2008(12):5-6.

5. 林崇德.教师素质结构与教师教育[A].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14.

6. 傅怀梁.面向“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育人机制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4):169-171.

7. 毕景刚韩颖.“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内涵及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13(12):33-35.

8. 刘如月.卓越教师全程化实践培养模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

9. 陈群戴立益.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4.(20):27-29.

10. 刘湘溶.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堪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8-9.

11. 王志广.谈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8-31.6

12. 赵传江.我同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01-104.

13. 于海英杜琳娜李树平.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监控题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3):136-138.

14. 摩陈永明.教师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0-166.7

15. 陈永明.教师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70-174.

16. 逯长春.德国教师教育政策新动向——“卓越教师教育计划”:推行与展望[J].教师教育研究2013(4):92-95.

17. 王较过朱贺.英国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习及其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7(4):71-75.

18. 徐敏崔鸿李娟.中外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2):25-30.

19. 王琰管侦吴宸激.国内外师范高校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语文学刊2012(9):102-103.

三、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本课题目标为更好地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进展,探讨基于民族院校生物学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试图为我国当前卓越教师人才的培养实践开创一种新模式。

研究内容

1. 卓越教师培模式的内涵和背景探析。本部分内容首先对卓越教师和基于民族院校生物学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解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从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对卓越教师的背景展开探讨

2. 培养目标定位。本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教师教育环境对教师培养目标的诉求,二是卓越教师养成的必备要素,从三个师风师德、知识结构、教育能力三个方面展开;三是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目标取向,从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娴熟的教育专业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探讨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目标取向。

3. “培养过程架构”。本部分从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生源选拔、培养环节和培养方式为切入点,提出学生选拔的标准和培养环节的流程安排以及培养方式,为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保障。

4. “课程体系设计”。本部分从卓越教师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原则和课程结构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卓越教师的课程设计的构建,使卓越教师的培养课程更加适应教师职业需求的改革。

5. “师资队伍建设”。本部分从双师制的内涵、优势和实施三方面开展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

6. “保障体系建构”。本部分从明确卓越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多元化的教师指导;建立健全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这四个方面着手,来构建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持续、良性发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同时通过比较分析法对美、英、德等国家的卓越教师培养实践以及国内实施卓越教师培养的高师院校进行对比分析。围绕卓越教师的内涵和背景展开论述,基于卓越教师的内涵阐释,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 通过分析国内教师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并分析我国当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亟待改革,师资结构不合理,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

3. 针对传统的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构建基于民族院校生物学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培养过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严格生源选拔标准、设置丰富而合理的课程体系、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以及建立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努力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具体实施方案(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实施计划)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以“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师范教育”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百度和Google等进行检索,深刻了解到我国生物学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和生物学师范教育的内涵。本研究拟在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师范人才培养的有关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我国现行的生物学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的优缺点,结业我国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国情,参考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师范人才发展趋势,提出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建议。

(2)问卷调查及访谈法

本研究在访谈阶段设计专家访谈提纲,对于不能参加座谈的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电话访谈或者一对一访谈,并根据访谈的内容整理设计写作思路和问卷内容。同时根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有关要求和内容,在深入调查中将访谈对象锁定为师范部承担有关课程的老师以及学校的管理者,以充分了解目前师范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希望能为卓越教师培养制度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建议。

(3)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国外的师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比我国现行培养模式,寻找国家间培养模式的差异,系统的对比两者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异,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培养模式的特征,另一方面使我国师范院校更有效的借鉴标准,找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改进的策略提供帮助。

(4)系统分析法

卓越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问题的提出,到研究问题、理论研究、调研分析、模式建立、解决问题,都充分体现着模式建立的整体性、开放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卓越生物学师范人才培养是贯穿本研究的一条主线,分别论证的不同部分是构成本研究的子系统,并统一于构建卓越生物学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的大系统中,在对策研究部分,建立各种系统模型。

5)专家咨询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初步设计的调查问卷指标内容进行筛选。以此方法获得的调查问卷能够更真实的了解师范生对于教学的具体需求,以及其已经具备的教学素质,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卓越教师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为改革有关教学及培养方案提供建议。

3.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4.研究工作预期的结果和成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等)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07-2009 中山猎文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QQ:51643725
地址: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邮编:528402 皖ICP备12010335号-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育立项分析
  • 国家社科基金选题参考—应用经济学、管
  • 广州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科技项目申报
  • 改善歼八II战斗机‘低速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