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申请书代写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代写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代写
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代写
科技查新合同报告代写
软课题研究报告代写
医学专题报告代写
课题项目验收书代写
课题论证代写
课题项目开题报告代写
科研课题申请书(合同书)代写
调研课题代写
项目结项报告书代写
国家基金标书写作攻略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手册
代写教改课题结题报告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论文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申报
科研课题基金申请书
课题开题报告撰写方法
·医学论文 ·哲学政法
·护理保健 ·内科临床
·外科骨科 ·儿科妇科
·心血管病 ·案例范本
·艺术体育 ·建筑工程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理工科学 ·经济管理
·基础医学 ·其它方向

机构:猎文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传真:0760-86388520
邮箱:741287446@qq.com
地址: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网址: www.lw777.com
QQ:741287446
微信二维码

业务联系
艺术体育
“滴滴”视角下我国大众体育分享经济的构建与研究
添加时间: 2019-7-20 14:50:36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303

余浩  邢峰  刘江平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摘要: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滴滴”分享经济模式成功运营的核心基础与经验启示,发现大众体育产业亦存在相同的“闲置资源、智能技术、参与共赢、刚需大众高频”等行业分享经济开发运营基础,可结合“滴滴”模式发展的经验,从价值链主体构建、盈利模式开发、核心竞争力打造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大众体育分享经济模式,推动体育产业顺势而上,实现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众体育;分享经济;体育产业

Th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Mass Sports Sharing Economy on the Perspective of "Didi" Car-hailing Economic Model

YU Hao  XING Feng  LIU Jiang-Pi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Chongqing 4041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core found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 Didi " car-hailing sharing economic model , we found that the public sports industry also has the sam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basis of " idle resources , intelligent technology , participation and win - win , rigid demand & mass & high-frequency". we can build the public sports - sharing economic model from the value chain construction , Profit model development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design combining the experience of " Didi " car-hailing economic model development, so push forward the sports industry progress and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

Key words: mass sports; sharing economy; sport industry

网络技术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滴滴”等一系列颠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网络交通资源共享平台应运而生,在方便出行,节约交通资源,降低社会成本,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其背后隐藏的分享经济模式,在大众体育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可广泛用于健康数据收集、体育管理决策、区域体育场馆联网、项目培训智能化管理、健身邀约与支付、效果评价与社交等,可极大激发群众性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甚至助推大众体育经济走出国门,引领世界。本文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对“滴滴”分享经济模式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对大众体育分享经济的构建与开发进行研究。

1 “滴滴”分享经济给大众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1.1 “滴滴”分享经济的发展历程

滴滴出行于2012年成立,起初只是为了解决用户打车难的问题,推进出租车与用户的快速对接,经过大数据资源整合与匹配,用户与闲置私家车的需求市场细分,软件功能的开发与应用等变革,4年内迅速成长为注册用户2.5亿,完成订单14.3亿笔,估值达到150亿。其发展从起初的滴滴打车,到之后所开发的滴滴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再到快车拼车,顺风车跨城等系列的细分产品,已改变和融入人们的交通出行。

1.2 “滴滴”分享经济繁荣发展的核心

1.2.1 行业具备大量闲置资源

2015年我国仅私家车已达1.24亿辆,驾驶人超3.2亿,且数量持续增长,导致空气污染、拥堵、停车难等严重城市病;同时,打车难现象各城市大范围同步出现,极大阻碍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私家车使用率与机动车驾驶人驾驶率均不足10%,大量的人力资源与交通资源闲置造成了极大浪费。“滴滴”模式通过对使用权的创新,不仅使资源得到最大利用,改变了人与资源的关系——使用且不占有,降低了公共管理、环境保护等压力,又为市场提供了优质服务,实现了国家供给侧改革宏观到微观的行业目标。

1.1.2 产品与服务具备“刚需、大众、高频”品质

交通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价值,使其具备“刚需、大众、高频”的特点,也是满足现代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任何人都不能绕过交通出行来实现个人价值与目标;同时,近年来出租车行业不再是优质与便捷服务的代名词,拒载、打车难等现象广泛出现,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甚至影响着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滴滴式”模式有效化解了这一社会矛盾,“随时随地随叫随到”——优质服务得到了一致市场好评。

1.2.3 运营过程具备“参与共赢”特征

在市场经济角度,有效强化了出租车、网约车等交通行业内竞争,有利于服务的提升与价格的降低,有利于社会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政府角度,在不增加城市车辆保有量,不增加公共交通投入,不增加道路资源消耗,还能解决大众出行难、缓解道路拥堵,促进就业,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分享意识的强化,带动社会其他行业分享经济的发展;在企业角度,通过技术与资金的投入,将获大量回报;在车主角度,不仅可解决就业或兼职,还能获得收益;在消费者角度,可以方便出行,获得更多的出行选择与更优质的服务。

1.2.4 服务平台具备高度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基础

随着新技术的研发与普及,车辆随时随地均可进入路侧网络的信息高速公路;车载导航系统已将出行与住宿、餐饮、娱乐等消费全面融合;车辆已全面融入信息网络中,成为信息网络中的传送单元。高度智能化的“互联互通”技术,使消费者个性化出行需求信息与市场产品供应信息,通过第三方平台的处理得到瞬间对接。同时,第三方平台利用数据分析、智能搜索、LBS、筛选推送等运作,将客户发出的需求信息,推送给最适合区域内的司机,通过“谁优先获得订单,优先获得更多补贴”等策略,引导专车司机恪守职业道德,提升“线下”服务质量;引导消费者“线上”反馈乘车体验,并及时完成支付。第三方平台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下,规范企业行为,保障各参与方利益,防范司机与消费者的参与风险;并且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通过创新驱动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促进整个行业生态体系和谐、持续、健康发展。

1.3 “滴滴”分享经济模式给大众体育产业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首先,交通出行行业与大众健身行业在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在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均无法绕行。其次,对普通民众而言,行业内均存在“难、贵、不方便”等社会关注的焦点矛盾,而仅依靠政府行政力量均难以得到解决。最后,两者均存在可实现繁荣发展的核心,如行业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产品与服务具备“刚需、大众、高频”的品质;运营过程具备“参与共赢”特征;行业具备高度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基础。综上,大众体育分享经济可借鉴“滴滴”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在必要的条件保障下,顺势而上,实现快速发展。如表1

1:分享“滴滴”模式

分享经济繁荣发展的核心

序号

传统交通出行行业存在的问题

“滴滴”分享经济针对传统问题的解决路径

分享经济繁荣发展的核心

1

大量资源闲置:私家车1.24亿辆、驾驶人3.2亿;私家车使用率与机动车驾驶人驾驶率均不足10%

提升闲置资源利用率

行业具备大量闲置资源

2

市场均存在极大供需矛盾,且无法调和,导致大众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便

缓解政府、行业、消费者间的供需矛盾

产品与服务具备“刚需、大众、高频”品质

3

政府与行业均无法调动供需双方的市场参与积极性

政府、市场、企业、车主、消费者均获益

运营过程具备“参与共赢”特征

4

供需信息无法及时对接,智能化信息对接技术难以市场化应用

政府负责市场管理、企业出资研发与应用、车主与消费者参与

服务平台具备高度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基础

2 “滴滴”模式将成为大众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的现实需求

2.1 符合国家政策的战略导向

2015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并颁布了多项关于“互联网+”、“分享经济”、“体育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政策与条例表明: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众健康素质提升,而大众体育产业发展在“健康中国”目标中至关重要;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所催生出的分享经济,对传统产业(含大众体育产业)的提升作用日益明显,将成为未来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因此,基于分享经济视角下推进“滴滴式”大众体育产业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体育产业闲置资源和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还契合了国家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导向,符合国家对于“互联网+”、“创新创业”与“供给侧改革”等未来10年经济改革目标与战略导向的要求。

2.2 分享经济已成为大众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

《我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近2万亿,约5千万人为分享经济提供服务,超过5亿人参与分享经济,并预计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将占全国总经济体量10%以上,目前的分享经济主要涉足房屋短租、知识技能、交通出行、生活服务、金融、生产服务等领域,而分享经济在大众体育产业发展中,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引起人们广泛重视,也未能构建符合大众现实需求、支撑产业链条发展的经济体系。若大众体育在新一轮的国际分享经济快速发展浪潮中,未能培养一批可以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优秀企业或平台,那么未来10年中国大众体育产业经济“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2.3 大众体育产业具备分享经济发展的核心

2.3.1 大众体育产业闲置资源

①场馆资源大量相对闲置:在我国传统体制下,大量体育资源都集中在政府或企事业手中,一方面是巨资修建的场馆、器材等因市场化不足,不对外开放,或仅部分项目、部分时间段对外开放,造成极大闲置浪费;另一方面,是场馆资源的贵族化供给与平民化需求间供需错位,以及简易场地设施与更优化需求间的普遍矛盾,均致使场馆供需不匹配,导致资源闲置浪费。

②体育人力资源大量相对闲置:我国各区域内目前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管理、组织、培训等服务的从业人数有限,为大众体育服务的人员主要集中于政府体育系统(含公共体育场馆)、民间体育组织、企事业单位工会、私营体育企业或商家等,数量有限,且服务内涵、种类、品质、时间难以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体育也实施了“人才强体”战略,壮大了体育人才队伍的规模,截止2009年,我国仅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的从业人员就达到48万,而更多的体育人才则分布在高校体育教师、研究员、教练、运动员、公务员,以及自由职业等岗位上,他们具备体育的项目培训、赛事组织、产品开发、教育服务、传媒营销等一项或多项能力,也具备“滴滴”模式中专车司机的“驾驶能力”,若在其工作时间以外,通过技术创新、平台运营,分享其体育服务能力与价值,既可避免人力资源大量相对闲置,又可推动基层体育繁荣发展。

③结构性资源大量相对闲置:包括时间矛盾、区域差异、项目失衡等方面。如高峰期需求旺盛,服务不足,低谷期需求下降,供大于求是造成时间矛盾的主因;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是造成大众体育基础设施区域差异的主因;体育部门主导的竞技体育导向,以及市场化过程中企业的逐利行为是导致项目失衡的主因。而这些结构性闲置资源一旦通过需求有效匹配与对接,将大大缓解大众体育需求,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2.3.2 大众体育具备“大众、刚需、高频”的品质

随着社会进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大众体育已成为国家宏观战略,民众体育需求也与日俱增,从欣赏到参与再到追捧,大众健身早已突破小众消费的概念,不单纯是运动员的竞技。根据国家《2014年全面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33.9%,人均体育消费达到926元,花钱买健康已经深入人心。数据显示,人均GDP达到5千美元,体育锻炼将成为大众必然需求,当人均GDP达8千美元,体育锻炼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8000美元,而体育消费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0%,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因大众体育产业供需结构性失衡,区域体育资源分布不均,体育服务价格过高,如盈利性较高的高尔夫、马术等项目在各地大量开展,而大众体育需求较大盈利性不高的篮球、排球等项目连场地都不足;小区附近没有开放的体育场馆;下班后去健身,体育馆也下班了;想学网球的孩子没有教练教;喜欢看比赛但一票难求等,都导致“健身贵”、“健身难”、“买不到”等现象普遍存在,成为社会大众参与健身的普遍痛点,影响和制约大众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也影响着国民健康体质水平提升。

2.3.3 运营过程具备“参与共赢”特征

通过区域体育场馆联网化与市场化运营、大众体育服务市场细分、服务人员注册与登记、区域体育项目培训智能化管理、大数据分析与信息有效对接等大众体育分享经济的运营,不仅可以使体育主管部门有效节约投入的基础上,促进就业,加大场馆、器材、人力闲置资源的利用率,还能解决大众“健身难”、“健身贵”的社会痛点;又可以使大众体育产业催生出创新型、高品质、“互联网+”的体育服务企业或平台,伴随企业的创新研发、资金投入,在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推动我国大众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强化我国大众体育产业的国际发言权,带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繁荣发展;还可以使提供体育服务的参与者充分发挥体育服务特长,解决个人就业或兼职,增加收入;并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获取更多的消费选择与优质服务。最终,实现“参与共赢”目标,提升各参与方的参与动力,进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2.3.4 服务平台具备高度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基础

目前,4G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GPS定位、智能搜索等技术日趋成熟,“手机在手,信息共有”已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智能手机的使用人口已达4.992亿,“乐动力”、“咕咚运动”、“feel”、“Keep”等健身手机软件已被大范围普及使用,已实现即时的使用定位、信息共享、信息传递、运动量核算,效果评价反馈等功能,有效的“点对点互联互通”技术已经不再是制约限制大众体育共享经济发展的因素,而构建大众体育第三方平台,最大化调配领域内闲置资源、优化匹配供需信息的联网系统、引导参与分享的观念等相关因素,目前成为“滴滴”大众体育分享经济成败的关键。

4 “滴滴”大众体育分享经济模式的构建

3.1 产业价值链主体的构建

大众体育分享经济的产业价值链主体可以概括为第三方平台、供方、需方的三方动态、开放、互联的生态系统,在相互关联、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对闲置的体育资源进行再利用,从而提升闲置体育资源利用效率,满足需方需求,解决社会供需矛盾。

第三方平台:即供需双方对接分享的数据平台,独立的第三方运营机构。其业务内容可概括为:①实现供需双方信息即时的、最优化的互联互通;②对双方的真实信息、消费与支付、产品质量与评价、售后服务等的管控等。

供方:拥有体育闲置资源,且在第三方平台上提供产品或服务分享的个人或企业。需接受第三方平台的信息验证,资质审核,服从平台管理,接受需方消费评价,保障售后服务等。可分享的产品与服务包括体育消费产品、场地器材租赁、赛事服务、技术培训、健身陪练、康复指导、增值服务等。

需方:通过第三方平台以购买、租赁、雇佣等形式消费闲置资源的企业或个人。其行为包括利用平台选购下单,接受产品或服务,完成支付,参与评价等。

大众体育产业分享经济价值链在构建与运营过程,各主体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方平台在整合双方信息与利益中,既要最大化的盘活闲置资源,又要保障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既要扩大规模增加效益,又要守住底线维护供需双方权益,这样才能促使产业链协调发展,实现平台粘性,形成良性循环。如图2

2:产业链协调发展良性循环

3.2 盈利模式的构建

目前国内常见的主要分享经济服务平台与盈利方式如表3,大众体育分享经济市场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盈利水平是否能够达到各参与方预期,而分享经济常规盈利模式有如下三种:

3:国内常见的部分分享经济服务平台与盈利方式

序号

服务平台

主业

服务与产品

盈利方式

1

滴滴打车

交通出行

交通出行、汽车租赁、金融理财、外卖、代驾等

交易分成、广告、增值服务

2

途家

旅游、酒店

旅游与酒店服务、房屋托管

交易分成、增值服务、广告

3

房博士

房屋租赁

房屋托管与租赁、装修、维修

交易分成、增值服务

4

小猪短租

房屋租赁

房屋托管与租赁

交易分成、增值服务

5

爱大厨

厨师服务

餐饮、食品

交易分成、增值服务、广告

3.2.1 交易分成

目前全球的第三方平台,多采用交易分成的方式收取佣金。一般佣金服务费为交易金额的5%-20%,不同平台机构收取服务费的对象也不同,如“滴滴打车”平台向专车司机收取约5%的佣金;而“房博士”平台则分别向租客、房东收取约10%的中介服务费。因大众体育分享经济参与者众多,区域覆盖面广,所以平台可依据自身运营模式,结合当地发展水平,采取向供方或者需方收取一定比例服务费的方式,适当压缩交易分成比例,保障合理盈利水平。

3.2.2 广告服务

大众体育平台运营商可以借助平台,依靠贩卖流量来获得广告收入,通过首页广告、优惠活动广告、红包广告等形式,对企业、产品、服务进行广告宣传,亦可与其他企业、机构拓展跨界合作模式,提供出售赛事门票、邀约专车等服务。

3.2.3 增值服务

除交易分成、广告服务收益外,平台运营商还普遍提供其他非主业的增值服务,并获取报酬。如“房博士”租赁房屋平台提供房屋装修、维修业务;“爱大厨”平台提供的厨具用品业务等。而大众体育分享平台亦可分别针对供方或需方需求,与其他企业、机构拓展跨界合作,通过平台向供方提供场馆租赁、融资、推广宣传、器材供应、技术培训等增值服务,向需方提供赛事门票、体育保健、运动康复、体育旅游等增值服务,并依据增值服务的内容与价值,分别收取费用。

因分享经济在多数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盈利方式仍然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而产业发展则必须提前构建清晰的盈利模式,上述三种盈利模式,只是当前多数第三方平台采取方式。另外,“主业不赚钱,赚钱靠非主业”也已成为平台运营商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通过主业聚集人气,利用广告与增值服务获取利润的模式,也需要大众体育分享平台提前纳入视野,需要分享平台结合自身发展,不断创新出符合企业利益的盈利模式。

3.3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3.3.1 不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在构建大众体育分享经济前,需要企业树立“互联网只是工具,不产生价值”的思维观念,产生价值的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便捷的服务,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对接,促使供方与需方瞬间完成资源的匹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资源成本。这种“成本、效率”优势一旦形成规模化,组织化,必将迅速击败各自为政的地方中小经营者,引领大众体育潮流,吸纳更多社会闲置资源参与其中,聚集大量用户;同时,“成本、效率”优势将反作用于供需双方,进而降低双方成本,提升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3.3.2 完善的产品与服务品质,独特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在互联网与分享经济思维下,大众体育运营者需要构建“用户至上”思维,确保产品与服务价值核心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参与感和用户体验至上;规范产品与服务提供者行为,利用评价体系,保障和提升服务水平高标准化;对传统领域市场进行细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打造大众体育专属品牌,发掘大众体育独特的文化内涵;强化企业创新能力,不断通过技术、体系等的革新,提高资源间的智能化匹配水平;建立产品与服务追溯系统,根据用户评价与反馈实施奖惩措施,完善产品与服务品质。同时,大众体育行业具备“大众、高频、刚需”的特点,因此平台运营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须具备大众体育行业独特的解决社会广泛的“难点与痛点”能力,如“健身难、健身贵、不方便、没人教、没场地”等焦点问题。一旦大众体育分享平台成功运营,社会“难点与痛点”问题得到缓解或化解,政府、企业、个人每个参与方均从中获益,口碑效益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参与,“规模优势”与“先发优势”均使企业面对的行业竞争压力极大弱化。

3.3.3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企业创新动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从短期发展来看,大众体育平台运营者因人才、资金、资源的限制,可通过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的方式维持企业发展需要;而从中长期战略来看,大众体育分享平台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必将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的自主创新文化与技术人才建设,踏踏实实的进行技术积累,在“干中学,学中干”,逐步打造出符合企业自身的创新文化,培育出敢于迎难而上的创新人才队伍,强化企业研发实力,把握大众体育分享经济的时代需求与趋势,在社会变化发展中实现“技术可以被模仿,创新无法被超越”的目标。

4 小结

“滴滴”大众体育分享经济在构建、运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并非会一帆风顺,将出现种种问题;同时,它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大众健康、满足多样化需求、降低行政投入等方面,也将发挥极大的助推作用。从深层思考:短期内它将触及到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传统大众体育行业利润等,成为倒逼体育产业发展与管理改革的推手;而立足长远的健康中国战略目标高度,它必将推动大众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经济繁荣,甚至走出国门,引领全球大众体育产业发展。而如何改革,如何发展、如何监管,必须立足行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寻求突破,也将考验企业与政府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2]阮晓东.共享经济时代来临[J].新经济导刊,2015,(4):54-59.

[3]分享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现状、问题与挑战、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2016,(04):11-27.

[4]刘玉玲.基于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及趋势分析[J].管理纵横,2016,(22):100-104.

[5]韦海琼.共享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互动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11):147-150.

[6]张岳.消费者即消费商:新时代背景下的分享经济模式[J].经济论坛,2016,(7):65-66.

[7]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EB/OL].http://css.sport.gov.cn:8180/search/search.jsp,2015-11-16.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07-2009 中山猎文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QQ:51643725
地址: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邮编:528402 皖ICP备12010335号-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育立项分析
  • 国家社科基金选题参考—应用经济学、管
  • 广州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科技项目申报
  • 改善歼八II战斗机‘低速性能’的方法